第(3/3)页 “那种没多大意思了。”周至撇嘴。 “为什么?”翁以钧的瓷器学问不如管舒宁和周至,不知道这里边的门道。 “因为官窑的寄托款也是有讲究的,仿前朝器物达到一定水平,才会署上寄托款。”周至给众人解释道:“而豇豆红本身是康熙朝才创烧出来的品种,宣德朝压根就没有,所以官窑烧造出来的豇豆红,就不可能写上‘大明宣德年制’,因为那样做旧成了用新朝才有的东西臆造为前朝,就好像拿黑曜石雕刻一个米老鼠,然后硬说是印第安吉祥物那般可笑。” “哈哈哈哈……”这解释实在是通俗易懂还有趣,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。 翁以钧也明白了过来:“官窑要这样做,那反而成了贻笑大方了,所以这么干的只能是民窑了。” “对。”管舒宁点头:“因此豇豆红的寄托款,只能是康熙后的朝代仿康熙题康熙,题‘大明宣德年制’这种款的,只可能是窑工学识不够丰富的民窑的臆造品,很不幸,大都市博物馆里除了一只是本朝款官窑外,其余两只都是民窑的东西。” “这个茶圆造型的似乎也是第一次见到?”王少方也是大都市博物馆东方艺术品部出身,虽然主攻方向不是瓷器,但也不是纯小白:“茶器的制作,应当是食器当中最精良的吧?” “的确。”翁万戈终于将茶圆交给了小辈们观赏:“这应该是目前已知存世的第三只康熙本朝豇豆红食器,还是最精良的一只。肘子你花了多少钱淘到的这些东西?” “一共四十一万美金。”周至说道。 “价格倒是公道。”翁万戈点了点头。 “什么公道!”王少方都想哭了“价格虽然公道,但是这样的交易机会,怕是八十万美金都买不来!”